古代的国际物流是什么样的?(下)
2022-03-24

丝绸之路的转变——明清时期

 

明朝前期,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,带来了番茄、向日葵、土豆以及玉米等。明朝中期以后直至清朝末期,政府一直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,加之造船业以及航海技术的进步,丝绸之路全面走向衰落。

 

综上所述,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,对于我国古代物流行业以及其他历史方面的研究,只靠文字的描述,还难以生动形象地将历史故事展现在眼前,更不能切身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。

 

此时,我们就需要借助模型用以更好地使人们深刻理解。

 

例如,在讲到线路时,一个地球仪比起文字描述更能表述清楚,在讲造船及航海技术时,船具模型更能培养求知者的兴趣。模型的直观性是给予人们的感性材料,以感官认识为主,去获取知识远比枯燥乏味的文字效果更佳。

 

1910年,中国航空之父冯如,在奥克兰驾驶自制的飞机试飞成功,后二战爆发,当时为了保证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,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国际运输线,由此,驼峰航线诞生,中国航空运输开始起步,与此同时公路修建加强力度,公路运输在战时也得到大力发展。


上一篇: 古代的国际物流是什么样的?(上)
下一篇: 盘点古代的那些物流方式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