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,把封建制度下的物流推到了顶峯。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。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,繁荣于汉唐,结束于12世纪。
陆上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,南路到达印度,北路到达中亚各国,西路到达地中海与北非。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,兴于隋唐,盛于宋元,明初达到顶峰,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。东洋航线到达朝鲜与日本,南洋航线到达东南亚各国,西洋航线到达南亚、阿拉伯和东非沿海各国。
在打通陆上绸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,有国家的意志,有商人的参与,更有像张骞、郑和这样的功臣。
丝绸之路与物流有何关系?可以这样讲,丝绸之路是人类古代史上最发达、最辉煌的国际物流现象,丝路文化也成了古代最灿烂的物流文化。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物流通道,经过这条通道,实现了不同商品的货畅其流。
丝绸物流文化有三个特点:1、不同国家商品生产的差异化是丝绸物流的前题;2、物流要素(道路、交通工具、货币、商人)的发展是丝路物流的保障;3、边关的开放、文化的包融是丝绸物流的必备条件。从而形成了供方、需方、运作方的三足鼎立,也形成了丝绸物流全过程中价值理念、文化交融和合作共赢的模式。
2013年9月和10月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,先后提出共建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(以下简称“一带一路”)的重大倡议和战略构想,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与广泛响应。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涵盖了中亚、西亚、南亚、中东、中南亚、北非、东非、中东欧等区域的65个国家和地区,总人口44亿,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,分别占世界的63%和29%,是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。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地区。